今年入夏早,荷花就开得早。家住松江的同学说醉白池公园的荷花正值盛期,便再三邀请,生怕错过了花季。于是,趁着夏日雨后的凉意前去醉白池赏荷。正如所料,一进公园,一缕缕久违了的清香扑面而来。循香望去,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花姿无不荡漾着杨万里笔下的浓浓诗意。
踩着清爽湿润的卵石曲径,头顶轻盈婆娑的树荫,面对“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壮丽景象,原本纷乱的心绪不知何时悄然地静了下来,好像一种隔世般的超然和适意伴着随风而动的荷叶渐渐地弥漫着,又恍然觉得那亭亭玉立高雅清逸的荷花宛如身着绿裙、笑靥粉润的采莲姑娘。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不难想象,在如此美妙的诗情画意之中,唐人王昌龄先生或许真的被密密匝匝的荷叶挡去了视线而“看不见”那歌声悠扬、罗裙似荷的采莲姑娘,要么就是触景生情把清纯美丽的荷花当成了梦中情人了吧!
不过,依我看,无论是检索举不胜举的咏荷诗词赋文,还是溯源历朝历代的丹青画卷,最为言简意赅而能揭示荷之品格与秉性的当属北宋时期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默吟着如此隽永气象超脱的句子,不仅会感受到衣袂飘飘、清癯凛然的周老先生,昂首立于荷畔以荷喻志的那种昭然气节和理想抱负,而且更能体会到周老先生对“莲,花之君子者也”由衷赞美的高远意境和对清雅脱俗、品德高洁这一为人之本的精辟诠释。
其实,荷之所以又称之为莲而被誉为“花中君子”和吉祥高雅之物,自然还与“廉”字有着共同的灵性和品格。因为“莲”与“廉”不仅音律相同,更重要的是意蕴相通。而这种意蕴包涵的就是不染的高洁、不妖的纯色、不蔓的躯干、不屈的筋骨和廉直向上、虚怀若谷、无私奉献的精神。就像眼前这片蓊郁盎然香远益清的荷,无论是静心观赏,还是片刻一瞥,都会让你心扉净染、感慨万端。
你看,那苍翠如盖的荷叶天生有着不染尘埃、不渗雨水的防护性蜡质纤维,即便叶面上有那么一点水珠,它也只能顺势滚动而自我挥发消失,使得每一片叶子自始至终保持着翠绿洁净;那亭亭玉立高雅端庄的花朵或花蕾,红而不媚不俗,粉而不卑不亢,白而不冷不傲,“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是它们永远的秉性,坚守的是君子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自信;那厚敦敦沉甸甸圆润润的莲蓬分明已结满了似如翡翠的累累莲籽,但它们都含而不露,依旧是君子的淡然和谦逊,哪怕是散落一边沉寂上百年上千年,也照样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就连那生于泥中的节节莲藕也从无丝毫的埋怨和张扬,为了躯干、叶子、花儿的昂然挺立和莲籽的充实饱满,默默恪守的是使命责任、凝聚力量、孕育梦想和托举生命的担当和“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居下而有节”的铮铮贞节和品德。
而这样的贞节和品德不应该是每一个人做人之本和毕生的追求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