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松江生物医药产业有了专项政策的加持,让人倍感振奋、信心十足!我们要争分夺秒抓项目建设的进度,让项目早竣工、早达产。”复宏汉霖松江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相关负责人说。《关于加快松江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日前发布,将于4月1日起实施。该政策的制定将进一步增强松江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集聚化、高端化发展。
三方面支持产业发展
记者从区经委了解到,该政策从三个方面支持松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在支持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方面,鼓励引进重大项目、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区内委托生产、新产品推广应用以及企业规模化发展。其中,对于新引进的生物医药重点企业,在本区租赁生产办公用房的,在一定期限内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购置自用生产办公用房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新引进生物医药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经评审认定,给予不超过核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最高5000万元的支持。对区内生物医药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生产服务等开展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的,经评审认定,给予不超过核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最高3000万元的支持。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研发驱动特点,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创新发展是其最大的内驱力。在支持产业自主创新与转化方面,新政也给予较大力度的资金扶持,鼓励企业提高药品研发和生产能力、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提高医疗器械研制和生产能力、创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取得国际认证。其中,对在国内完成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的创新药,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资助。对于全国首个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按实际投入研发费用的3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在支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方面,新政鼓励企业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申报国家或市级重大专项。对于获得国家或市级财政支持的,松江将按照最高1:1比例给予配套,国家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市级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政策出台恰逢其时
生物医药产业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6+X”重点产业之一,是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发展战略带动下,生物医药企业和重大项目加速落户松江。数据显示,松江近3000家现有生物医药企业中,超过1800家为2016年以后注册,占比约六成。
而经过多年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在逐渐成长为松江一张产业名片的同时,也面临着专项政策空白的窘境。区经委综合规划科和法规科科长许士东告诉记者,松江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曾出台过综合性的政策,适用于所有的产业。而生物医药产业有其特殊性,研发投入大、时间周期长、风险程度高,生物医药企业迫切需要一个专项政策来扶持产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从招商的角度来说,松江也需要这样的专项政策加持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招商,以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实际上,我们一直在为出台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政策积极准备。”许士东表示,近年来,松江对标上海多个地区,以及广州、苏州、成都、深圳南山区等生物医药企业集聚、产业较突出的城市与地区,开展了深入调研,学习各地先进经验,进行政策汇总和分析。同时,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曾多次召开座谈会,邀请区内生物医药企业参与到政策的编制中,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其中既包含了制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也有医疗服务、医药商业等各类企业。最终整合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方方面面,出台了这个目前较为全面的专项政策。
“松江的政策较其他地区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更为完善。”许士东介绍,因为汲取了各地的精华和经验,同时又收集了各类企业的诉求,因此新政在覆盖面上更完整、更完善。同时,通过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新政在招商力度广度上也颇有亮点。这也是不少企业看了新政之后的感受。
松江人才网
三方面支持产业发展
记者从区经委了解到,该政策从三个方面支持松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在支持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方面,鼓励引进重大项目、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区内委托生产、新产品推广应用以及企业规模化发展。其中,对于新引进的生物医药重点企业,在本区租赁生产办公用房的,在一定期限内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购置自用生产办公用房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新引进生物医药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经评审认定,给予不超过核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最高5000万元的支持。对区内生物医药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生产服务等开展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的,经评审认定,给予不超过核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最高3000万元的支持。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研发驱动特点,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创新发展是其最大的内驱力。在支持产业自主创新与转化方面,新政也给予较大力度的资金扶持,鼓励企业提高药品研发和生产能力、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提高医疗器械研制和生产能力、创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取得国际认证。其中,对在国内完成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的创新药,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资助。对于全国首个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按实际投入研发费用的3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在支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方面,新政鼓励企业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申报国家或市级重大专项。对于获得国家或市级财政支持的,松江将按照最高1:1比例给予配套,国家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市级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政策出台恰逢其时
生物医药产业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6+X”重点产业之一,是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发展战略带动下,生物医药企业和重大项目加速落户松江。数据显示,松江近3000家现有生物医药企业中,超过1800家为2016年以后注册,占比约六成。
而经过多年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在逐渐成长为松江一张产业名片的同时,也面临着专项政策空白的窘境。区经委综合规划科和法规科科长许士东告诉记者,松江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曾出台过综合性的政策,适用于所有的产业。而生物医药产业有其特殊性,研发投入大、时间周期长、风险程度高,生物医药企业迫切需要一个专项政策来扶持产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从招商的角度来说,松江也需要这样的专项政策加持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招商,以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实际上,我们一直在为出台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政策积极准备。”许士东表示,近年来,松江对标上海多个地区,以及广州、苏州、成都、深圳南山区等生物医药企业集聚、产业较突出的城市与地区,开展了深入调研,学习各地先进经验,进行政策汇总和分析。同时,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曾多次召开座谈会,邀请区内生物医药企业参与到政策的编制中,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其中既包含了制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也有医疗服务、医药商业等各类企业。最终整合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方方面面,出台了这个目前较为全面的专项政策。
“松江的政策较其他地区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更为完善。”许士东介绍,因为汲取了各地的精华和经验,同时又收集了各类企业的诉求,因此新政在覆盖面上更完整、更完善。同时,通过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新政在招商力度广度上也颇有亮点。这也是不少企业看了新政之后的感受。
新政发布后的第一时间,松江生物医药产业从业者们便纷纷在微信上奔走相告,大家纷纷点赞,并表示在优惠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对扎根松江发展充满了信心。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剑英认为,专项政策将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多利好。当前,昊海生科国际医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昊海生科将继续扎根松江,依靠科技创新打造企业新引擎,为推动松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吴剑英说。
松江人才网
上一条:
人脸识别引争议 自愿选择是前提
下一条:
发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