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枢纽风雨连廊启用,为旅客撑起“出行晴空”
启用近一年来,松江枢纽客流稳步攀升。就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不少旅客发现,枢纽区域又有新变化——一条崭新的风雨连廊正式启用,地库标识也焕然一新,旅客出行的舒适度与便捷性进一步提升。
在地铁9号线3号、4号出口与服务中心东1门之间,一座l型膜结构风雨连廊已经建成。这条全长约38米、宽7米、净高约6米的连续通道,为往返地铁与高铁的旅客遮阳挡雨,撑起一片“出行晴空”,优化旅客通行的体验。
“这个连廊搞得好,很人性化,我们换乘时不必再日晒雨淋了,比以前舒适多了。” 经常在松江枢纽乘车的黄先生告诉记者。
此外,针对不少市民反映的地下车库标识不够清晰、容易迷路等问题,工作人员对标识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选用橙色、紫色等亮眼色调,还增大了标识面积、优化了信息布局,地面、墙面随处可见。电梯区域也加装了醒目的灯箱,让旅客、市民“一眼就能找到路”。
市民管女士对此深有体会:“上一次在地库绕了很久才找到电梯,今天一来就发现标识清楚多了,一眼就能看到指引,明确方向。”
在地铁9号线3号、4号出口与服务中心东1门之间,一座l型膜结构风雨连廊已经建成。这条全长约38米、宽7米、净高约6米的连续通道,为往返地铁与高铁的旅客遮阳挡雨,撑起一片“出行晴空”,优化旅客通行的体验。
“这个连廊搞得好,很人性化,我们换乘时不必再日晒雨淋了,比以前舒适多了。” 经常在松江枢纽乘车的黄先生告诉记者。
此外,针对不少市民反映的地下车库标识不够清晰、容易迷路等问题,工作人员对标识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选用橙色、紫色等亮眼色调,还增大了标识面积、优化了信息布局,地面、墙面随处可见。电梯区域也加装了醒目的灯箱,让旅客、市民“一眼就能找到路”。
市民管女士对此深有体会:“上一次在地库绕了很久才找到电梯,今天一来就发现标识清楚多了,一眼就能看到指引,明确方向。”
据了解,自松江枢纽投运以来,为持续提升旅客满意度,松江枢纽管理服务中心不断推进基础设施优化。松江区新城建设服务中心(松江区枢纽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林聪颖表示,枢纽管理服务中心通过多个渠道收集旅客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大家反应比较强烈的点位逐个进行改善。旅客和市民如有关于松江枢纽的意见或建议,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松江区枢纽管理服务中心”进行留言,枢纽管理服务中心将尽最大的努力提升大家的出行体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