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上海之根·根在松江 | ㉛ 兰笋美名遍江南
日期:2025-02-09 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深厚情怀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推动松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松江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近期广泛发动机关党员、青年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围绕“上海之根・根在松江”主题,聚焦探源、红色、文化、人物、行走、品味等关键词讲好松江故事。经前期组织征集和筛选,在“1号先锋”公众号等媒体平台集中展示一批优秀作品。

本期讲述人:上海松江林场资源科科员彭小洁。

上海之根,根在松江。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松江林场的彭小洁,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御笔亲题——兰笋山。

“兰笋山”是佘山的别称,佘山自古盛产竹子。每年仲春时节,竹笋破土而出。佘山的竹笋与别的地方所产的竹笋不同,它形态纤细,肉色雪白,鲜嫩香脆,而且有一股隐隐的兰花香味,可以称得上是笋中的佳品。据《松江府志》记载,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和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春,康熙两次南巡至松江,松郡官员设宴款待皇帝。康熙品尝了佘山的竹笋后,赞赏不已。到了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也许他想起了松江的竹笋,回味它的美味,御书“兰笋山”三字,委派杭州织造员外郎孙成与苏州织造司库那尔泰一起将匾额送至佘山,后悬挂于宣妙讲寺佛殿(原址在今佘山修道院)。清代诗人唐天泰作诗对这件事作了记载,诗云:万竹青青中,笋香似兰馥。一经御笔题,光辉在云谷。自此之后,皇帝御赐“兰笋山”的美称便广为流传,佘山竹笋也被称之为“兰花笋”,一时美名传遍江南。

2002年春始,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隆重推出首届“佘山兰笋文化节”。作为佘山地区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每年到了兰笋破土时节举办一次,历时半月,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二十二届。这是一项参与性很强的竹文化、笋文化节庆活动。游客可通过踏青赏景、挖掘和品尝兰笋等活动,了解兰笋的由来,体验当一回山民的乐趣和回归自然的趣味。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松江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