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深厚情怀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推动松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松江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近期广泛发动机关党员、青年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围绕“上海之根・根在松江”主题,聚焦探源、红色、文化、人物、行走、品味等关键词讲好松江故事。经前期组织征集和筛选,在“1号先锋”公众号等媒体平台集中展示一批优秀作品。
本期讲述人:松江区委党史研究室(松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党史科四级主任科员 靳美艳
上海之根,根在松江。大家好,我是来自松江区委党史研究室(松江区地方志办公室)靳美艳,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毛泽东推广松江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验。
1949年9月30日—10月4日,松江县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邱家湾天主教堂召开。11日,华东局书记把会议情况报告给毛泽东。13日,毛泽东批复:“松江会议成功,极为欣慰”;同时向各中央负责同志发出《转发松江县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验》的电报,要求全国各地“一律仿照办理”,并强调,“这是一件大事。如果一千几百个县都开起全县代表大会来,并能开好,那就会对于我党联系数万万人民的工作,对于使党内外广大干部获得教育,都是极重要的。”
毛泽东为什么会对松江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如此重视呢?
早在1949年9月2日,毛泽东在给华东局书记的一封电文中指出“新区各县的各界代表会议我们尚无经验,请你考虑选择上海附近一二个县亲自领导,开一二次会试试”。松江不仅被选中,而且把这件事做得非常漂亮。松江至少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功。第一代表广泛。286名代表中,有职工、农民、学生、教育工作者、自由职业者,还有工商界、妇女界、党政军界、开明绅士代表等。第二会开得民主。会议的讨论时间占到了2/3以上。大会前开小组会,大会与小组会之间又有个别交流、会外座谈。第三会开得有成效。会上通过了征粮和减租减息的决议,体现了新政权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所有这些宝贵经验正是毛泽东期待已久的。在毛泽东的大力推动和松江经验的示范下,召开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成为全国性的运动,对各地民主建政进程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1949年10月17日《解放日报》刊登新华社社论“学习松江的榜样普遍召开市县人民会议”文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