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区头条丨松江新桥镇政协委员工作站以“微协商”助力全过程人民民主
近日,松江区新桥镇政府与线上平台合作,通过“快递小哥”为社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正式进入系统调试阶段;服务开通后,社区食堂用餐将实现“线下+线上”同步运行机制,极大地满足了辖区内老年人的用餐需求。这项深得人心的便民措施,得益于新桥镇“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的“微协商”工作。
“微协商”,是松江区政协按照“协商在一线”平台建设要求,依托地区联络组,把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有效结合的有益探索。记者注意到,2021年,松江区政协对各工作站“微协商”的开展提出明确要求:协商议题要围绕乡风文明、环境整治、交通安全、物业管理等党政关注、群众关切的身边事、为难事;通过党委点题、群众出题、委员解题等方式精选议题。各地区联络组结合辖区实际,按照“1+X”模式,年内深入村、居,开展至少1次“微协商”。
近年来,新桥镇“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根据这些要求,不断完善协商机制、推动成果转化,在“微协商”中取得真成效。
打好“微”字牌,量身定机制
新桥镇“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建站于松江区新桥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落组进站区政协委员16名、市政协委员2名。2022年,松江区政协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协商在一线”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工作站第一时间进行了阵容升级、内涵提升,并积极向居民区延伸建立“协商在一线”政协委员联系点,分别在民益社区挂牌建立“益心为民”委员联系点、在综合行政执法队挂牌建立 “协商在一线”委员联系点,高质量完成“一站两点”建设扩容。
平台有了,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作用。“打好‘微’字牌,量身定制‘微协商’机制,就是促进履职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工作站站长、松江区政协新桥镇联络组组长、新桥镇党委副书记张娟说。
为此,工作站系统化、规范化“微协商”过程:每年精选1到2个协商议题(党政关心的社会要事、社会关注的民生实事、群众关切的治理难事)——深入调研(进街区、进商区、进社区、进校区、进园区)——开展协商活动(上下衔接,条块联动“嵌入式协商”,联动式协商)——促进成果转化(报送镇党委、政府部门处理,形成社情民意、提案,相关调研成果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机制的完善和程序的规范,带来看得到的效果。联合线上平台为社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就是委员们在关于社区食堂议题的“微协商”中紧扣主题、不断深入,“挖”出的一个“果实”。
完善社区食堂建设,是2022年工作站选定的“微协商”的议题之一。在这一课题的调研过程中,考虑到社区老年人较多,有委员提出在社区食堂堂吃的基础上,如果还能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配送服务将会给老年人带来更大的便利,这个建议得到委员们的一致认同。然而,当“微协商”进行到下一个环节——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时,委员们发现,大家所设想的集中配送存在餐食保鲜、配送时限不一等问题,但委员们并未放弃,而是积极与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其他可行的办法。
委员们了解到,去年以来,新桥镇一直借助“一骑来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等平台,强化对区域内电商企业从业人员的关爱,从而与电商企业建立了良好工作关系。经过商议、协调,最终促成镇政府与线上平台合作,在全市首先探索社区老人线上点单助餐,将以数字化、平台化模式,创新推动社区助餐服务全覆盖、即时送。通过有效协商机制,挖掘潜在资源,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促成果转化,推建言落地
新桥镇“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在积极开展“微协商”的同时,更注重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地实施,特别是积极对接建言相关职能部门,推动相关工作改进、提升。
G15沈海高速公路,即嘉金高速公路,全线双向六车道,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这条路来往车辆多,噪音污染严重。新桥镇卖新公路1699弄聚龙小区距离这条高速公路很近。十多年来,居民饱受高速噪音困扰,群众怨声很大。
2021年,新桥镇“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的委员们在联系社区收集居民意见时,发现了这个问题。次年,这个问题被列为工作站“微协商”议题。委员们以走访、座谈等形式开展调研与协商,先后就此难题开展多次座谈调研,同时深入社区了解情况。
2023年年初,松江区政协全会期间,工作站委员张娟、许家东、孔晓英联名提交提案,提出加装隔音板项目尽快落地、利用声屏障技术降低公路沿线噪声等建议,特别呼吁区交通委、财政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尽快行动,真正为百姓解决这一难题。
“这个提案,关系到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急迫问题,而且是应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提案一提出就得到相关承办单位的重视。” 张娟告诉记者,目前,委员们已经收到提案答复,降噪项目已进入审批流程,困扰聚龙小区居民多年的高速噪音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据悉,新桥镇“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开展“微协商”工作以来,2021年至今共计确定协商议题7个,截至目前,除今年的一个仍在调研过程中,其余的6个均已成果“落地”:2021年,关于“小区垃圾房改建”,当年年底即改建完成;2022年,关于“加强新桥镇公交站点智能化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已经推动新桥镇路网沿线14个公交车站美化改造;2023年,关于“疏堵结合破‘顽疾’,改善人居环境小区群租问题”,目前已形成职能部门、三驾马车工作合力,并开展相关问题集中整治……
“通过成果转化,既对基层治理有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又对工作站履职有了很大启发,更让委员能够在参与中更有实在感、成就感,提高了委员积极性,也切实增强了委员参与社会治理效能。”松江区政协新桥镇联络组副组长许家东说。
松江人才网
“微协商”,是松江区政协按照“协商在一线”平台建设要求,依托地区联络组,把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有效结合的有益探索。记者注意到,2021年,松江区政协对各工作站“微协商”的开展提出明确要求:协商议题要围绕乡风文明、环境整治、交通安全、物业管理等党政关注、群众关切的身边事、为难事;通过党委点题、群众出题、委员解题等方式精选议题。各地区联络组结合辖区实际,按照“1+X”模式,年内深入村、居,开展至少1次“微协商”。
近年来,新桥镇“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根据这些要求,不断完善协商机制、推动成果转化,在“微协商”中取得真成效。
打好“微”字牌,量身定机制
新桥镇“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建站于松江区新桥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落组进站区政协委员16名、市政协委员2名。2022年,松江区政协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协商在一线”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工作站第一时间进行了阵容升级、内涵提升,并积极向居民区延伸建立“协商在一线”政协委员联系点,分别在民益社区挂牌建立“益心为民”委员联系点、在综合行政执法队挂牌建立 “协商在一线”委员联系点,高质量完成“一站两点”建设扩容。
平台有了,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作用。“打好‘微’字牌,量身定制‘微协商’机制,就是促进履职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工作站站长、松江区政协新桥镇联络组组长、新桥镇党委副书记张娟说。
为此,工作站系统化、规范化“微协商”过程:每年精选1到2个协商议题(党政关心的社会要事、社会关注的民生实事、群众关切的治理难事)——深入调研(进街区、进商区、进社区、进校区、进园区)——开展协商活动(上下衔接,条块联动“嵌入式协商”,联动式协商)——促进成果转化(报送镇党委、政府部门处理,形成社情民意、提案,相关调研成果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机制的完善和程序的规范,带来看得到的效果。联合线上平台为社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就是委员们在关于社区食堂议题的“微协商”中紧扣主题、不断深入,“挖”出的一个“果实”。
完善社区食堂建设,是2022年工作站选定的“微协商”的议题之一。在这一课题的调研过程中,考虑到社区老年人较多,有委员提出在社区食堂堂吃的基础上,如果还能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配送服务将会给老年人带来更大的便利,这个建议得到委员们的一致认同。然而,当“微协商”进行到下一个环节——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时,委员们发现,大家所设想的集中配送存在餐食保鲜、配送时限不一等问题,但委员们并未放弃,而是积极与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其他可行的办法。
委员们了解到,去年以来,新桥镇一直借助“一骑来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等平台,强化对区域内电商企业从业人员的关爱,从而与电商企业建立了良好工作关系。经过商议、协调,最终促成镇政府与线上平台合作,在全市首先探索社区老人线上点单助餐,将以数字化、平台化模式,创新推动社区助餐服务全覆盖、即时送。通过有效协商机制,挖掘潜在资源,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促成果转化,推建言落地
新桥镇“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在积极开展“微协商”的同时,更注重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地实施,特别是积极对接建言相关职能部门,推动相关工作改进、提升。
G15沈海高速公路,即嘉金高速公路,全线双向六车道,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这条路来往车辆多,噪音污染严重。新桥镇卖新公路1699弄聚龙小区距离这条高速公路很近。十多年来,居民饱受高速噪音困扰,群众怨声很大。
2021年,新桥镇“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的委员们在联系社区收集居民意见时,发现了这个问题。次年,这个问题被列为工作站“微协商”议题。委员们以走访、座谈等形式开展调研与协商,先后就此难题开展多次座谈调研,同时深入社区了解情况。
2023年年初,松江区政协全会期间,工作站委员张娟、许家东、孔晓英联名提交提案,提出加装隔音板项目尽快落地、利用声屏障技术降低公路沿线噪声等建议,特别呼吁区交通委、财政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尽快行动,真正为百姓解决这一难题。
“这个提案,关系到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急迫问题,而且是应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提案一提出就得到相关承办单位的重视。” 张娟告诉记者,目前,委员们已经收到提案答复,降噪项目已进入审批流程,困扰聚龙小区居民多年的高速噪音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据悉,新桥镇“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开展“微协商”工作以来,2021年至今共计确定协商议题7个,截至目前,除今年的一个仍在调研过程中,其余的6个均已成果“落地”:2021年,关于“小区垃圾房改建”,当年年底即改建完成;2022年,关于“加强新桥镇公交站点智能化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已经推动新桥镇路网沿线14个公交车站美化改造;2023年,关于“疏堵结合破‘顽疾’,改善人居环境小区群租问题”,目前已形成职能部门、三驾马车工作合力,并开展相关问题集中整治……
“通过成果转化,既对基层治理有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又对工作站履职有了很大启发,更让委员能够在参与中更有实在感、成就感,提高了委员积极性,也切实增强了委员参与社会治理效能。”松江区政协新桥镇联络组副组长许家东说。
“‘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建设,是近年来上海市区两级政协共同推动本市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的重要抓手。深化提升工作站功能,有利于增强政协协商服务基层治理的效能。”松江区政协主席刘其龙表示,“微协商”平台,就是要更好打通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贴近群众、深入基层的协商,真正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以改革创新精神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高质量书写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履职答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