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十余项非遗组团闹集市
松江布、顾绣、手鞠、香囊、皮影、面塑、竹编剪纸、龙舞、烙画、十锦细锣鼓……6月17日上午,“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集市”在泰晤士小镇假日广场热闹开市,十余项极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同台展演,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了解,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松江布被巧手制成布艺小兔和小工艺品,各类竹编造型精巧新颖,草龙威风凛凛“端坐”着……集市上,非遗摊位两两相对,一字摆开,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而在顾绣和中草药手鞠摊位前,非遗传承人们一边展示制作技艺,一边为前来赶集的市民游客介绍非遗制作的巧思和细节。“真的太漂亮了,眼睛简直没法从上面转开!”市民李女士驻足观赏了许久,忍不住连连赞叹。
“怎么把一个破锣摆出来了?”看到架子上挂的四面锣,每个路过泗泾十锦细锣鼓摊位的游客都不禁心生疑惑。“这四面锣,每一面都是有讲究的!像这一面,不仅要把好的锣敲出来一个洞,还要在洞旁边敲出一条裂缝。”非遗传承人彭景良拿着锣槌一边演示一边解释个中奥妙,“我们的曲子里有一个音,念起来是‘柴火’的‘柴’,这个声音只有用这个破锣才能发出来,而且是从裂缝里发出来的。”
面塑、皮影、剪纸以及余天成堂的摊位颇受小朋友们青睐。在专业老师介绍和指导下体验上海剪纸、面塑制作技艺,再挑上一枚中草药小兔子香囊挂在胸前,孩子们边玩边学,体验非遗文化。“平时不太有这种机会,这次可算是来对了!”带着两个女儿从市区过来游玩的陈女士笑着说。
松江人才网
松江布被巧手制成布艺小兔和小工艺品,各类竹编造型精巧新颖,草龙威风凛凛“端坐”着……集市上,非遗摊位两两相对,一字摆开,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而在顾绣和中草药手鞠摊位前,非遗传承人们一边展示制作技艺,一边为前来赶集的市民游客介绍非遗制作的巧思和细节。“真的太漂亮了,眼睛简直没法从上面转开!”市民李女士驻足观赏了许久,忍不住连连赞叹。
“怎么把一个破锣摆出来了?”看到架子上挂的四面锣,每个路过泗泾十锦细锣鼓摊位的游客都不禁心生疑惑。“这四面锣,每一面都是有讲究的!像这一面,不仅要把好的锣敲出来一个洞,还要在洞旁边敲出一条裂缝。”非遗传承人彭景良拿着锣槌一边演示一边解释个中奥妙,“我们的曲子里有一个音,念起来是‘柴火’的‘柴’,这个声音只有用这个破锣才能发出来,而且是从裂缝里发出来的。”
面塑、皮影、剪纸以及余天成堂的摊位颇受小朋友们青睐。在专业老师介绍和指导下体验上海剪纸、面塑制作技艺,再挑上一枚中草药小兔子香囊挂在胸前,孩子们边玩边学,体验非遗文化。“平时不太有这种机会,这次可算是来对了!”带着两个女儿从市区过来游玩的陈女士笑着说。
据悉,松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今年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月活动。在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6月,区中心和街镇分中心、村居实践站、特色点等文明实践阵地围绕非遗传承,组织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及体验活动,深受市民欢迎。本次活动由松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松江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方松街道办事处主办,通过十余项非遗传统的连台展示,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也为市民送上一场身心愉悦的精神文化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