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身边丨汇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强大合力,持续推动松江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3-01-15 浏览

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身边丨汇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强大合力,持续推动松江高质量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回望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松江全力推动教育“强基础、建高原、攀高峰”,教育水平迈上新台阶;坚持科技创新核心地位,探索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建设人才“强磁场”,打造人才聚集地。教育、科技、人才汇聚成推动松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打造产教融合、人才聚集的发展高地。

增补优质资源,打造教育高地

在松江教育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上外云间学校作为松江第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全学段学校,始终备受关注。走进古色古香的校门,只见上外云间学校教室宽敞明亮,环境干净整洁,四周绿树成荫。这里是迄今为止,松江基础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投资总量最大、设计标准最高、设施配套最全的学校建设项目,周边社区学龄儿童“才出家门、就进校门”的美好期盼也在这里成为现实。

“学校在教师队伍培养上,按照经验型—骨干型—学术型的三级梯队搭建教师培养架构,实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共建,完善区校两级见习教师培养机制,逐步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优秀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成绩突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上外云间中学校长宣沫介绍。

上外云间中学、上外云间小学同处一园,恰是松江教育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谋划环松江大学城教育高地,迈向一流高中集群建设的跨越性标志,更是区委、区政府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


过去十年,松江全力推进教育基本建设,以平均每年新增8所学校的超常规速度增补教育资源。“十三五”期间建设各类学校67所,“十四五”期间继续规划建设48所学校。仅2022年,松江新竣工学校就有12所,其中高中1所、完中1所、九年一贯制3所、小学2所、幼儿园5所,共新增教育用地面积约30.6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约23.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7.6亿元。此外,松江积极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创办新型学院,以“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为目标,打造富有松江智慧的教育新高地。

建设人才磁场,推动科创发展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在打造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松江样本”的过程中,教育、科技、人才是重要的支撑条件。

近几年,随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松江新城建设的不断深入,松江已形成“一廊九区”产业地图,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6+X”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精准招商”路线图,高效推进海尔等一大批百亿元级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落地,产业集群增长极效应势头强劲,松江已经从传统农业区转型为先进制造业强区、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

在推动科创高地的发展过程中,人才是关键。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才选择来松江就业、创业,而这离不开松江对各类人才的扶持政策。中山街道的“中建·幸孚+”人才公寓可以说是全区体量最大的长租公寓,2240套公寓有近16万平方米的面积,给了租房者大量的选择空间。完备的生活配套、实用的共享空间、诚意的住房补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松江就业、创业。

给户口、给平台、给政策、给保障,松江对人才的磁吸效应不断放大,2021年松江引进人才2805人,是2020年的2.5倍。办理海外人才居住证B证34人,留学生落户328人,比2020年全年增长337%,目前松江院士(专家)工作站数量已达到64家。

为了更好地服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松江还出台了3.0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1+10”人才政策,新政策在人才政策导向上更具引领性,未来5年,松江将大幅增加G60科创走廊人才发展与创业扶持引导资金预算,汇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强大合力,共同支撑松江高质量发展。

















松江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