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践行“两山”理念 高质量建设 “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
日期:2022-08-30 浏览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海市松江区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持续探索建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跨区域协同保护治理机制,发挥生态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科技创新策源与高端产业引领的科创之城、绵厚历史与新时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人文之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城。

科创赋能 推动绿色松江高质量发展

G60科创云廊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新名片、国家重大战略平台,改革创新、绿色发展是其核心内涵。一方面,加快衔接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措施,以减污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将生态环境保护主动融入全区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各领域、各环节,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以强化能源审计、能源在线监控、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推进企业提升能效水平,一批绿色能源示范项目陆续落地投运。G60科创云廊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建筑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有效利用,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高标准建设绿色发展新高地,以“花园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以及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启动“无废城市”建设,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示范点。临港松江科技城、松江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等已崭露头角。另一方面,牢牢抓住长三角 G60科创走廊策源地优势,带动全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引导各类资本参与环境治理。坚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涌现了奥塞尔、聚威新材料、林清轩、海螺控股等专业化骨干企业。以松江区环科协为代表的部分机构积极推动环保设备和技术革新,参与到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带动先进的环保技术、装备、产能走出去。

人文积淀 厚植绿色松江生态底蕴

2020年,松江区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区”的殊荣,自此展开了松江新城发展“远看绿水青山、近看人文天地”的新篇章。从区域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松江区对独特生态资源的最佳回馈。一是以优质生态产品的持续供给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打造高品质生活。结合浦江之首水源地保护、郊野公园建设、河道蓝线维护等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打造“片、廊、带”林地体系的多功能“城市森林”,形成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街心花园三级城乡公园体系的高品质绿色景观。二是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健全全民行动体系,提高公民生态素养。中山街道郭家娄社区和方松街道泰晤士小镇社区成功列入上海市低碳社区创建单位;松江新浜学校获得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22家单位纳入新一批区级环境教育基地;推动环保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服务活动持续走深走实。三是坚持卓越价值追求,守护好绵延精神世界的生态环境,为人文松江建设取得新成就营造更好的山水之境。结合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广富林文化遗址等松江地标,开展登高、云间非遗和草地广播音乐节等各项活动,注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理念,为“书香之域、书画之城”的艺术创作持续提供一方净土、沃土和热土。

生态筑基 绘就绿色松江美丽画卷

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根基。依托松江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平台,强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的统筹领导和责任落实。以历次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着眼常态长效,经过了“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工业企业清拆等工作,“生态松江”更加鲜明。

2021年,松江区PM2.5平均浓度为 30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6.2%。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为 90.4%,优良天数为 330 天,同比上升 2.7%。“十三五”期间,松江区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华星西河被评为“上海最佳河道整治成果”,国际生态商务区五龙湖休闲公园为松江区市民呈现出人与自然交融的“条水岸线”。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可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固体废物综合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污染防治攻坚、环境综合执法、环境监测管理等工作连续多年取得佳绩。

今年,松江区生态环境局开展全员争先创优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争做“5个先锋”。在上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加强医废监管,牢牢守住了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同时,聚焦企业难点痛点,高效率推动复工复产。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责任使命催人奋进。以创新驱动发展、以人文富足精神、以生态提升品质,在“秉持新发展理念,改革辟路、创新求实,唯实唯干、拼搏奋进”的新时代松江精神指引下,松江区生态环保铁军将勇毅前行,为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贡献新力量。




















松江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