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健委日前公布了全市第二批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名单,泗泾医院、方塔中医医院名列其中,加上去年已经入围的区中心医院,根据松江区人口地域分布,全区已完成3个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区卫健委表示,随着松江新城建设的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版图将迎来大升级,医疗卫生服务内涵也将越来越丰富。
院区升级纳入松江新城建设规划
最近,细心的市民发现,位于中山东路上那家熟悉的老牌中医医院多了一块新牌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松江医院(筹)。记者从区卫健委获悉,早在去年10月,方塔中医医院就被纳入了上海市首批25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名单,为这次入选区域性医疗中心奏响了“前奏”。目前,医院已完成拓展床位配置,核定床位由原来的170张增加至300张。值得期待的还有,纳入区“十四五”规划项目库和松江新城建设规划的总部院区建设将在年内启动。总部院区位于中山街道,总用地面积约31988平方米,规划建筑地上总面积为63976平方米,地下2.7万平方米,计划设床位580张。
同样,位于松江北部的泗泾医院未来也将迎来院区环境大升级。根据现有规划,医院将新建一幢住院部大楼。届时,核定床位将从目前的300张增至500张,同时医院将在设备与信息化投入、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实施分级诊疗和上下联动模式等方面提质增效。目前,医院已成立脑卒中、胸痛、创伤、产科和儿科五大中心,下一步将大力推进胸痛中心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建设,持续引进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等高端医疗人才,加强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合作,重点提升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能力。
此外,区中心医院最近也启动了综合医院示范儿科门急诊改造建设。医院将保留候诊室、诊室、治疗室、输液室、雾化功能区,增设隔离诊室、肺功能室、儿童检验室、哺乳室等,改造面积达680平方米。
上下联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级
区域性医疗中心“向上”突破地域限制对接市级医院,“向下”辐射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起着上下联动的纽带作用。这一纽带作用在三家医院均有体现。
以方塔中医医院为例,这几年,医院不仅外派医护人员前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区中心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修,还充分利用上海市中医药网络平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远程医疗运行体系,逐步向下辐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远程医疗、远程培训、健康咨询等服务,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在泗泾医院,上联下达的功能优势日益明显。今年,医院与泗泾、佘山、佘山二、洞泾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同时还派出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科室专科医生下沉社区服务患者。前不久,新建的ICU病区全面启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同质化康复医学服务与骨科、神经内科、疼痛科、中医科等建立起无缝衔接通道,截至目前,享受到直达式康复服务的患者超800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