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新时代松江精神引领下 提升城市软实力正当时
日期:2021-07-10 浏览

七月的松江热情似火,生机盎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五届区委十一次全会胜利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上海城市精神品格,弘扬新时代松江精神,提升“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城市软实力的实施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松江的城市软实力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指明了前进方向。

《实施意见》高屋建瓴,统领全局。区委委员们纷纷表示,全面提升“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城市软实力正当其时,要在持续增强硬实力的同时加快提升软实力,大力弘扬新时代松江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和澎湃活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城市影响力,努力让松江成为展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的重要窗口。

提升城市软实力,要以弘扬城市精神品格为先

城市精神品格是软实力的内核所在,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软实力。

“十三五”以来,全区上下同心,形成了“秉持新发展理念,改革辟路、创新求实,唯实唯干、拼搏奋进”的新时代松江精神。它是松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大平台,创造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奇迹等一系列工作中所形成的集体共识,是对松江这座城市成长基因、精神气质、文化特质在新时代的集中概括,也是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在松江的生动体现。

“此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实施意见》是指导我们‘十四五’期间干事创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区委委员,永丰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陈玉龙表示,松江打好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新城、松江枢纽“三张王牌”,科学谋划松江新城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是抢抓历史机遇、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抓手,“作为重要承载区,永丰街道将为推动松江枢纽规划落地,核心区产业、功能稳定而努力奋斗”。

“我们的城市建设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大力弘扬新时代松江精神是下一步工作中重要的精神引领。”区委委员,方松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张迎春认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要“开辟出一条新路来”,“我们将以新时代松江精神为指引,用‘绣花功夫’来加强城市品质提升、以精细化的要求来加强城市管理,以人性化的出发点来补齐城市功能短板”。

提升城市软实力,要与增强硬实力相结合

软实力让城市伟大,硬实力让城市强大,两者共同构筑了城市核心竞争力。软实力、硬实力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硬实力如果没有软实力的赋能就不具有可持续性,软实力如果失去硬实力的支撑也将“不堪一击”。对此,区委委员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开展了热烈讨论。

区委委员,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区金融服务办主任沈雪峰提出,软实力的提升,还需要硬科技的引领、硬道理的保障、硬举措的支撑、硬素质的推动。即需要牢牢抓住窗口期,提升科创实力,更多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坚持人民城市理念,在医疗、教育、交通、生态等方面积极作为,回应人民需求,使党心民心愈加凝聚;在“十四五”期间继续发扬干事创业的拼劲、韧劲,以实际举措推动项目落地运行;要锻造一批政治

过硬、本领过硬的党员干部,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软、硬实力齐头并进,统筹兼顾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区委委员、新桥镇党委书记曹雷军对下阶段的工作充满信心,他说,“未来新桥镇将紧盯软、硬实力的协同提升,打造旧改完成、社会治理的两张新名片,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产城融合三个新高度,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时尚消费产业四个新标杆,推动新桥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提升城市软实力,要彰显宜居宜业宜学魅力

前不久,按照市委市政府“五个新城”重大战略部署,人民向往的松江新城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正在成为上海未来发展重要增长极。在一些委员看来,提升城市软实力,不仅是市委对松江新城的期望,也是松江转型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的必然要求。

“以何种思路来提升城市软实力,这是松江新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核心。”区委委员,区政府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石屹说,“要从思维上跳出‘老框框’,尊重城市发展内在的客观科学规律,以此来更好地实践和提升松江新城的城市软实力,更高标准、高水平地谋划松江城市发展。”

提升城市软实力,还与人民城市理念一脉相承,彰显宜居、宜业、宜学魅力是其重要体现。区委委员、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姚辉认为,推动松江教育强基础、建高原、攀高峰,是城市软实力的生动体现,“松江教育有决心、有信心,持续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加快48所校(园)建设,构筑环大学城教育新高地,促进教育进一步优质均衡,把松江教育办得更好”。

区委委员,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袁球坤则提出,要不断提升自身软实力,持续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做到“筑巢引凤”,实现更高质量的招商引资,有力有序吸引、推动更多“硬核”重大项目落户松江,扎根松江,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松江是一座江南历史名城,4600多年的广富林文化遗址,上承良渚,下接马桥,是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融合的见证。区委委员、小昆山镇党委书记陈永明在讨论时表示,要在新时代松江精神指引下,挖掘松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利用好松江文化资源禀赋,坚定文化自信,打造历史人文之城,为提升松江的城市软实力助上一臂之力。















松江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