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老有颐养 托起幸福“夕阳红”
日期:2021-07-01 浏览


“两年前,因为福利院要改扩建,我们搬到了位于龙腾路上的社会福利院分院,现在看到原来的‘家’变得这么漂亮,别提有多高兴了。”6月26日,历时两年多的建设,松江社会福利院改扩建工程顺利落成,受邀出席落成仪式的89岁老人徐宝云看着崭新、气派的福利院,乐得合不拢嘴。据悉,改扩建后的松江社会福利院是目前全区最大的养老机构,也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区级养老机构。

品质养老提升设施

改扩建后的福利院承担起了松江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职能,集“五个中心一平台”于一体,即松江区养老服务工作培训中心、管理中心、展示中心、评估中心、孵化中心及信息服务平台。福利院设置床位1000张,其中养老院床位600张、护理院床位400张。新建的5栋养老护理楼承担着活力老人养老照护服务、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护理院、中庭花园、认知症照护的功能。

截至去年年底,我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到20.1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9.8%,养老服务已经成为群众的身边事、要紧事。目前,我区正全力加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力度,打造养老服务阵地。全区现有养老机构27个、长者照护之家13个,总床位数9468张;另有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9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5个、老年人助餐点83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356个、社区睦邻点236个。在养老机构推进“幸福养老院”建设、在街镇层面推进“幸福老人坊”建设、在社区层面推进“幸福驿站”建设、在邻里层面培育发展“幸福老人家”、在农村地区探索“幸福老人村”模式,方便可及的“幸福养老”设施供给体系已初步建立。

幸福养老提升服务

一个月前,70岁的吴阿姨不小心摔伤了手臂,买菜烧饭成为她眼前的一个难题。在咨询了社区养老顾问后,她得知方松街道拥有老年人助餐点,于是在养老顾问的协助下顺利申请了助餐服务,解决了后顾之忧。

自2018年5月本市推出养老顾问制度以来,我区目前设有354个养老顾问点,养老顾问员400余名,全年提供服务近6000人次,目标就是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百米”。不同的老人有不同的养老需求,养老顾问为老人提供的咨询服务并非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而是在了解辖区内老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他们推荐完备的养老服务整体规划。

除社区养老顾问外,我区还在7个街镇试点开展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完善认知症家庭早期干预;在5个街道试点开展“老吾老”计划,增强家庭照护能力;推进“老伙伴”计划,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项目培育计划方面,我区正有序推进上门助浴、帕金森关爱、老年人摄影等7个创新项目,打造松江“幸福养老”品牌。

智慧养老提升精度

“改扩建后的福利院还有一大服务亮点,那就是即将开展的‘互联网医院+养老院’建设,让老人在养老院内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资源。”松江社会福利院副院长范玲介绍,区民政局正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展开合作,形成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在线就诊、药品配送等全流程闭环的线上医疗服务流程。

“通过互联网医院看病,既节省了线下排队等候的时间,还享受了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坐在5G微诊室里,率先体验了远程诊疗的老人刘恩玲对“互联网医院+养老院”服务充满信心和期待。

不仅如此,目前智能健康设备也已广泛应用于养老领域。智能手环、智能床垫、家庭高血压心率测量仪等智能监测设备已经融入老人的日常生活,一座“互联网+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已然落成。“‘幸福久久’为老服务项目至今已经运行8年,覆盖全区17个街镇318个居(村)委会,老人可以通过安装在家里的智慧养老设备拨打为老服务热线,自主选择公共服务类信息查询、养老服务问题解答、生活便民服务上门等服务。”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庄浩杰介绍。

今年,区民政局还将推出为老服务“一键通”项目,通过搭建数据中心,借助“一键通”电话机、智能手机、电视机、自助服务机等产品,实现一键预约挂号、一键打车出行、一键紧急救援和一键政策咨询等功能,预计本月起将在部分街镇试点推广。

















松江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