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垃圾分类新时尚 自觉行动美家园
日期:2021-06-30 浏览

为实现“科创集贤新天地、人文时尚新社区、生态美丽新家园”的目标,广富林街道始终把打造宜居宜业的广富林社区放在首位。自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以来,广富林街道积极响应松江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调动多方力量,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方法,在设备设施、宣传动员、专项执法、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宣导和协助,并针对辖区学校多、流动人口多、小区院落情况多样等特点,创新工作方法,推出多项灵活举措,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精准设置投放点

多种举措促分类

广富林街道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在充分调查研究、听取民意、民主商议的基础上,根据小区户型结构和居民人口特点合理设置垃圾点位,科学安排投放时间,在采取固定点位的基础上,也采取垃圾车循环运转、上门清运的方式,尽可能做到既方便居民又保证效果。在调整垃圾投放点位的过程中,经过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与居民沟通,耐心解释垃圾分类政策,获得居民理解和支持。

除了设置集中投放的定时点位,为更好地满足居民投放需求,街道结合辖区特点创新开展三项分类回收举措:一是定时点位垃圾分类指导回收。广富林街道各居民区安排专门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在点位值守,实地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帮助居民解决垃圾分类知识薄弱、错分乱分不分等问题。二是科技赋能开发“垃小车”小程序。复地翠堤苑小区推出“垃小车”定时定点投放加智能流动车,在流动车上安装定位装置,居民可通过“垃小车”小程序,实时了解车辆的出发时间及具体位置,针对老年群体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小程序,采取流动播放音乐的方式进行提醒。三是可回收物预约上门回收。除了在各小区垃圾房设置回收物现场投放回收点,辖区内还设置了1个两网融合中转站,街道各居民区还为居民提供可回收物电话预约上门收运服务,在便利居民同时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多种力量齐参与

宣传政策进万家

为了带动辖区居民了解垃圾分类政策和知识,完成从“垃圾分类依靠后期分拣”到“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观念意识转型,广富林街道充分发挥在职党员、楼组长、社区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开展“敲门行动”,逐户发放倡议书、垃圾分类宣传页等材料,重点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讲解分类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公共区域、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

积极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新时尚,共建美丽广富林”公益伙伴日、“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三湘四季社区公益节、“垃圾分类有‘画’说”、“小手牵大手,垃圾分类进校园”等一系列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精准指导、特色宣教,带动居民学会垃圾分类基本常识,引导居民正确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针对督导员和物业保洁人员多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检查标准专题培训,详细解读垃圾分类目的意义、职责定位、分类标准和要求,就如何提高广大居民参与分类意识、如何解决居民不愿打开垃圾桶盖投放等重点难点问题与督导员和保洁人员进行交流指导。

督查指导有力度

协同推进重实效

街道垃分办围绕年度考核验收指标,积极做好任务落实和巡查检查工作。一是落实第三方绿色账户管理,配合街道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工作。二是在每个小区都设立一个两网融合服务点,共计22个,委托第三方公司每周去小区开展废旧物的回收工作。三是完成各小区的垃圾房改造。四是对辖区47个垃圾分类投放点位进行垃圾分类亭建设,同时安装监控探头,并可通过后台程序进行查看,进一步督促居民规范投放。五是推进特色垃圾房建设,2020年街道中星富林名庭垃圾房获区“最具特色垃圾房”称号。

两年来,在这场全民共建、人人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中,广富林人以建设“生态美丽新家园”为原则和目标,让垃圾分类投放从“不习惯”到“新时尚”再到“好习惯”,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松江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