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伯,您这方法蛮灵的!”“是居委会帮我搞的,我年纪大了可搞不来!”3月29日,新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迎来了第一批60至75岁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老年人。他们有序地排着队,手里都拿着一张相似的纸。
当天第一名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老人是家住新浜镇桃园社区的李世林。在接受完预检护士的询问后,李世林来到接种室,将手上的纸对着机器进行扫码,听到“滴”一声之后,就验证好了。“阿伯您这个方法真好!来,露出左臂……”“我年纪大了,弄不来手机。这是我们社区的小徐帮我们统一搞的,不错吧!”李阿伯与护士聊天的语气里满是“骄傲”。
李世林在向记者展示纸质版接种条码时,一旁的阿姨也参与了进来,她说:“可不是吗,你们年轻人不知道,我们在手机上按半天,就是出不来条形码的时候心里可着急了!有了这张纸,心里踏实多了!”就在这时,李世林口中的小徐走了过来,他说:“阿伯、阿姨,你们打完了?有什么感觉没有?”“没有没有,都蛮好的!”
桃园居委会工作人员徐成晨就是老人们口中的小徐,为了解决令老人“头疼”的软件注册、实名认证、预约接种等操作,徐成晨在接种疫苗前,与同事挨家挨户上门为老人进行疫苗接种登记,并现场为他们注册健康云App并生成接种条码。
“我们发现,即使我们帮老人们生成了接种条码后,有些老人仍不会调出来。因此,我们就索性把接种条码打印出来,老人们拿到纸,心里就踏实多了。”徐成晨说。留观室内,等待留观的老人在整理好衣物后,将接种条码叠起并装好,“打第二针的时候还得用呢”!“我们多做点,老人们就能更轻松、更放心。”看着老人们小心翼翼的样子,徐成晨说,老人年纪大了,东西难免忘记放在哪里,为此,他在电脑上专门建了一个文件夹,社区内所有老人的注册条码截图他都归档保存了。
小小的一张纸,一方面方便了老年人接种疫苗,另一方面避免了老人在扫码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加快了接种速度,提高了接种效率,收获了老人和疫苗接种医务工作者的点赞。

